近年来北美找工作的压力逐步上升,紧张的气氛开始在各个校园里蔓延。目前就业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尤其是对留学生们,对于学习交互设计的留学生们来说,近几年的大环境并不乐观,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整个科技行业需求在不断变化.
有超过55%的国际学生选择了stem专业,包括数学,计算机和工程,特别是中国留学生,近年来他们里面几乎有超过23.2%的人选择了计算机科学,导致现在求职市场更加困难。海外求职原本是留学生毕业后的一条路径,如今,正在成为一场“内卷”的豪赌,2024年北美各个大厂依旧维持着裁员风波,再三月份的时候,失业率再次上升到4.7%根据美国劳工部门数据,中国毕业留学生留美工作占10%左右,也就是有90%的留学生需要回国,再加上北美会给人一个很大的感受就是在保护本地就业,会有很多jd上面写着us citizen only,或者是security clearance,这样其实大大减少了你可以投递的数量。可想而知如今压力有多大.

而这很大一部分人其实都会倒在找工这一阶段。作为一位过来人,其实除开社会环境因素加剧了找工的困难,还有一部分其实是对北美找工的相关信息了解不充分,在这里我分享一下我的经验,希望可以帮到你。
简历很关键:
简历里面教育经历占比不要过大,并且近期的工作title是很重要的,有的hr只看工作title再决定是否面试,所以的title都可以修改,只要贴近和自己经验一直就可以了。最好分别准备两份简历提现不同的skillset再根据岗位的JD决定投哪份简历我一般习惯按着JD再给我的简历修改一下再交,如果一直被机器刷建议多改改简历可以适当求助,
coffee chat:
个人觉得这一步对于data focused的岗位用处并没有那么大比起金融方面的岗位来说主要是从有经验的从业人员学习到一些知识,实习的时候遇到的mentor和hr可以多多connect他们会特别照顾实习生有什么岗位也会帮你留意,我之前offer是自己海投来的但也有referral给面试机会

要早点开始做research:
大家都知道现在的recruiting timeline提早了很多很多大厂甚至暑假就已经开始recruit了。我的建议是提前半年或更多就开始找岗位,我喜欢在linkedin根据关键词设置提醒,这样隔几天就会被推送相关的岗位,基本到后面海投就是每一个沾边的岗位都会投!
其实每次面试完,都会有一定收获的,比如说哪些技能我是缺失的,哪些问题我没有提前准备到。太焦虑一顿乱投只求量不求质量也很致命。我之前就陷入这个怪圈,全职学生在读期间,疯狂投简历,最后结果就是,每场面试都很烂。一个是时间不够准备不足,还有就是因为太焦虑投了太多岗位投的特别杂。就搞的人每天特别累结果又不好。一定要简历面试以及tech问题琢磨的差不多了再开始投,不然浪费时间,效果不好还打击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