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美的程序员薪资水平整体处于较高位置。以美国为例,据相关统计,其软件工程师的平均年薪已接近 10 万美元,招聘网站 Glassdoor 调查结果显示,美国软件工程师的平均年薪为 97098 美元。FAANG 平均年包约$180k - $190k。在加拿大,其作为对软件开发相关人才需求比较大的国家,薪资水平也比较可观,程序员平均年薪能达到 6.1 万美元左右。

国内程序员平均年薪在全球所处位置相对靠后些,目前排在第 19 位左右,平均年薪约为 2.3 万美元(约 16 万人民币左右)。不过国内不同城市间差异明显,像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程序员薪资较高,北京程序员的年薪中位数约为 9 万美元(约人民币 64.4 万元),位居全球第六。

造成北美和国内程序员薪资差距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首先,行业巨头待遇方面存在差异,北美有像谷歌、苹果、亚马逊等科技巨头,它们往往能给出极具竞争力的薪资和福利待遇,股票等收入在薪资结构中占比也随着职位提升不断增加;而国内尽管也有腾讯、阿里等互联网大厂,但整体薪资水平相较北美同类型巨头还是稍低一些。
其次,供需关系也有影响,在北美对程序员的需求一直较为旺盛,而人才供应相对平稳,使得薪资能维持在高位;国内虽然近年来互联网行业发展迅速,对程序员需求也大,但由于学习编程的人员数量众多,竞争较为激烈,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薪资水平。
在美国的科技公司,办公环境往往十分舒适,宽敞明亮的开放式办公空间,配备着各种休闲设施,像健身房、游戏室等,方便员工在工作之余放松身心。工作制度也很灵活,正常情况下员工可以按时下班,若需要加班必须经过申请,并且后续会有相应的调休安排,公司很尊重员工的私人时间。

然而在国内的互联网公司,996 工作制曾经一度成为常态,早上 9 点上班,晚上 9 点下班,一周工作 6 天,长时间的工作让很多程序员身心俱疲。即便近年来对 996 有所整治,但加班情况依旧较为普遍,而且加班很多时候是默认的 “潜规则”,调休等制度有时也难以落实到位,这对程序员的生活质量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并且国内的程序员往往面临着35岁失业的风险,而国外的程序员则普遍没有这个烦恼,所以国外的程序员工作一度是大部分留学生的理想之选。